噻虫啉

POST TIME:2019-01-06 15:01编辑:摆渡化学 READ:

  • 产品名称:噻虫啉
  • CAS:111988-49-9
  • 别名:噻虫啉;(3-((6-氯-3-吡啶基)甲基)-1,3-噻唑啉-2-亚基)氰胺;3-(6-氯-3-吡啶甲基)-1,3-噻唑啉-2-基亚氰胺;噻虫啉(标准品);[3-(6-氯-3-吡啶基甲基)-噻唑啉-2-亚基]氰胺;噻虫啉溶液,100PPM;(3-((6-氯-3-吡啶基)甲基)-1;3-噻唑啉-2-亚基)氰胺
  • 英文名:Thiacloprid
    • 熔点 128-129°
    • 储存条件  0-6°C
    • InChIKeyHOKKPVIRMVDYPB-GXDHUFHOSA-N
    • CAS 数据库111988-49-9(CAS DataBase Reference)
    • EPA化学物质信息Cyanamide, [3-[(6-chloro-3-pyridinyl) methyl]-2-thiazolidinylidene]- (111988-49-9)
    • 新型氯代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啉是一种新型氯代烟碱类杀虫剂,我们熟悉的烟碱类杀虫剂还包括呋虫胺、噻虫嗪、噻虫胺、吡虫啉、啶虫咪,此类农药最初是以烟碱为原料生产的,现在是用相关化学原料合成的。
      噻虫啉原药是上世纪90年代由德国拜耳农化公司和日本拜耳农化公司合作开发的,对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有特效。作用机理与其它传统杀虫剂有所不同,它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接合后膜,通过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,干扰昆虫神经系统正常传导,引起神经通道的阻塞,造成乙酰胆碱的大量积累,从而使昆虫异常兴奋,全身痉挛、麻痹而死。具有较强的触杀、胃毒和内吸作用,我们知道有机磷类、氨基甲酸酯类作用于昆虫的乙酰胆碱酯酶,拟除虫菊酯类作用于神经轴突,影响昆虫神经细胞中的钠离子通道,由于作用位点和作用机理不同,噻虫啉与常规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,因而可用于抗性治理,广泛应用于那些对有机磷类、氨基甲酸酯类、除虫菊酯类已产生抗性的农林业害虫的防治。是防治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的高效药剂之一。
      田间试验表明,噻虫啉对梨果类水果、棉花、蔬菜和马铃薯上的重要害虫有优异的防效.除对蚜虫和粉虱有效外,它对各种甲虫(如马铃薯甲虫、苹花象甲、稻象甲)和鳞翅目害虫如苹果树上的潜叶蛾和苹果蠹蛾也有效,并且对相应的所有作物都适用。
      对于一般杀虫剂难以防治的松褐天牛、杨树天牛以及其他多种天牛,具有快速的杀灭效果,可有效切断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,抑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,施药2小时后天牛开始大量死亡,24小时后的防治效果可达到90%以上。在防治松褐天牛的同时,对虫期交叉的松毛虫、杨树舟蛾、松突圆蚧类害虫、美国白蛾及各类尺蠖,也可同时起到防治作用。
      日本曾经是松材线虫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。近年来,日本推广使用噻虫啉防治松褐天牛,防治效果十分理想,使松材线虫病在日本得到了有效控制,松树枯损率已经下降到了万分之一。
    • 新型仿生物农药作为新型仿生物农药,噻虫啉具有高效低毒,安全环保,对环境、林木和果实的影响很小等特点:
      1,对人畜安全:噻虫啉对松褐天牛有很高的杀虫活性,但其毒性极低,对人畜具有很高的安全性,而且药剂没有臭味或刺激性,对施药操作人员和施药区居民安全。
      2,对环境安全:由于其有效成分的蒸汽压低,不会污染空气。由于半衰期短,噻虫啉残质进入土壤和水体后也会快速分解,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小。
      3,对水生生物安全:对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毒性也很低,通常情况下对水生生物基本上没有影响。
      4,对有益昆虫安全:噻虫啉对有益昆虫的影响非常小,特别是对蜜蜂很安全,在树木和作物花期也可以使用。
      5,微胶囊缓释技术大大延长了药剂的持效期。在多雨条件下使用,可持续防治40天左右;在少雨条件下使用,则可长达90天有效。这便大大减少了施药次数和用药量,使不同虫期的害虫都能得到防治,大幅度降低了防治成本。
    • 毒性雄大鼠急性经口 LD50为836mg/kg,雌大鼠为444mg/kg;雄大鼠急性吸入 LD502535mg/ m3,雌大鼠为1223mg/ m3;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作用,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。对大鼠试验无致癌作用和致突变作用。鹌鹑急性经口LD502716mg/kg,虹鳟鱼LC5030.5mg/L (96h),水蚤EC50分别为5.3μg/只和24.2μg/只。
    • 化学性质 微黄色粉末,熔点128~129℃,蒸气压3×10-10Pa (20℃),20℃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85mg/L。土壤中半衰期为1~3周。
    • 用途 广谱、内吸性新烟碱类杀虫剂,对刺吸口器害虫有良好的杀灭效果。作用于烟酸乙酰胆碱受体,与有机磷、氨基甲酸酯、拟除虫菊酯类常规杀虫剂无交互抗性,可用于抗性治理。药剂对棉花、蔬菜、马铃薯和梨果类水果上的重要害虫有优异的防效。除了对蚜虫和粉虱有效外,还对各种甲虫(如马铃薯甲虫、苹果象甲、稻象甲)和鳞翅目害虫(如苹果树上潜叶蛾和苹果蠹蛾)也有效,对相应的作物都适用。根据作物、害虫、使用方式的不同,推荐用量为48~180g有效成分/hm2做叶面喷施,也有推荐20~60g有效成分/hm2
    • 用途 广谱、内吸性杀虫剂。主要用于水稻、水果、蔬菜、棉花防除大多数害虫。
    • 生产方法 将2.0g N-(2-氯-5-吡啶基甲基)半胱胺与1.3g氰基二硫代亚胺碳酸二甲酯加到50mL乙醇中,在氮气保护下,混合物在搅拌下回流反应8h。反应结束后,减压蒸馏除去大约2/3乙醇,室温静置,产品结晶析出,过滤,用乙醚洗涤然后干燥,得目的产物2.4g,m.p.128~129℃。
  • 上一篇:(+)-顺-环氧七氯

    下一篇:氰氟草酯
    15.5K

    呃,好文章总是百看不厌,耐人寻味,您也可以收藏分享哟 :)

    >